互联网行业最快涨薪的办法是什么?大概就是跳槽了吧。
一位产品经理分享了自己的跳槽涨薪经历:
2018年本科毕业,8K*12;
2019年跳槽啊,15K*13;
2021年初跳槽到字节跳动,27K*18;
最新拿到的offer,38K*18。
网友赞叹楼主“年轻有为”、“牛”。
有人说,三年三跳,说明楼主很优秀。
有人说,跳槽果真是涨薪最快的方式。
也有不少人觉得楼主跳槽过于频繁,会被质疑稳定性,而且肯定接触不到核心项目。
有人说,如果是自己的话会很慌,因为沉淀不够,大环境不好的话如果被裁,那就是重伤。
有人说,如此频繁跳槽,薪资是涨了,但是职业发展可能会受损。
人生是长跑,太短视会自食恶果。楼主用职业生涯的前三年透支了前十年的职场信用,获得了别人需要花十年才能获得的月薪。
有人建议楼主之后不要跳得太频繁了,小心之后没公司要,安心下来做能力沉淀。
有人说,最新的offer一定是小公司小平台为了挖人开高薪,大平台的hr筛选简历都过不了。但有人为了平台,有人为了钱,楼主既然为了短期薪资,他的选择也没错,看问题角度不同而已。
也有人觉得没事,自己三年跳了四次,都是大厂,打工人反向优化职场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跳,留不住人的公司就慢慢倒闭吧。
有人说,在楼主的履历里,字节帮他做了很大的背书,其实一年不到的时间能力提升不了多少,骗骗外行还可以。
还有人质疑产品经理的价值何在?
很多大厂跳出来的产品经理都比较水,拿着在大厂的经验吹水进下家拿高薪,实际产出很一般。
一位程序员表示羡慕,自己天天累死累活才30k,还没有18薪,图什么?
通过跳槽来涨薪的确很快,但跳槽过于频繁是一把双刃剑,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带来高薪,从长远来看,又会导致简历缺乏稳定性和信任感,影响自己未来的求职。
但话又说回来,互联网行业原本就是一个挣快钱的地方,35岁红线让身在其中的人都没有安全感。许多人觉得,既然注定难以在这个行业养老,那不如干脆多跳几次,多涨几番。说到底,工作不就是为了挣钱吗?
总之,求钱就多跳,求稳就待久一点,无论选择什么,都会在得到好处的同时,失去另一部分优势,这是职场,也是人生。
如果是你,会选择哪条路呢?